清自然资函〔2019〕519号
九三学社清远市基层委员会:
市政协七届会议第20190137号提案《由水而兴,开启滨水城市新时代—关于我市滨水区域开发利用的建议》收悉。现综合协办单位的意见,答复如下:
提案在分析我市滨水空间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宜昌、苏州等其他城市滨水空间利用的有益经验,提出了明确定位、合理划分水功能区、远近期协调等建议,这些建议契合我市实际情况,对我市合理利用滨水空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于城市滨水空间利用极为重视,从发展理念、功能区划、景观设计等方面均提前考虑,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大力整治水环境,开展河流整治,修复水生态。
一、合理进行滨水空间功能分区,强化城市规划的控制引导
1、制定水系规划、防洪排涝专项规划、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保障水环境的安全。对北江、大燕河、笔架河、滨江等13条河流、银盏水库等12个中小型水库、飞来湖等6个湖泊、海仔等42条排涝渠等共约70条河涌进行梳理,对安丰围等13段堤围、27个防洪水闸、龙沥水闸等15个排涝水闸、黄坑电排站等31座电排站使用情况进行认真调研,在保证防洪排涝安全的基础上,制定了“上蓄、中防、下排”的防洪排涝策略,通过飞来峡水库进行联合调蓄防洪形成严密的防洪体系,明确了加固堤围段和新建扩建水闸、电排站、污水污泥处理设施的数量位置规模,预留用地,规划新增11处调蓄水体,对共约80处河涌的蓝线、宽度、糙率、坡降、水面面积以及洪水位高程等进行控制,规划保育、缓冲、涵养、修复四类海绵区,控制径流总量,并落实到21个海绵分区,从源头控制污染和修复河湖水系。
2、制定城市风貌专项规划,确定水景观整体格局。在建设“山水城市”的理念指导下,按照“通江、引山、滨河、联湖、瞰城”的目标,构建“江-山-河-湖-城”大山大水格局。加强北江、青榄海和大燕河等河道、湖体的互连互通,疏浚其他河道,选择城市低洼的重点节点位置,规划横荷湖、南山湖、大燕湖等五大湖,整体上形成“一环系八链镶八湖”的水系结构和“五主八次”水域景观空间结构。对滨水绿地、绿道、慢行系统、车行系统、停车设施等进行统筹安排。对新开河等五条主要河道进行功能区划,确定每条河的主要景观功能,满足居民休闲、运动、娱乐、游憩等功能,规划休闲广场、亲水平台、花园长廊、茶吧氧吧、博物馆、科技公园、养生公园、都市农场、花田湿地等景观节点,控制沿岸的用地性质、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限高、建筑色彩和风格。
3、统筹港口功能分区。按照“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的原则,统筹考虑产业发展、交通运输、农业生产、旅游休闲、工业生产、船舶修造、生活游憩、行政管理等各种活动对沿江岸线的需要,促进港口建设、岸线利用和城市的协调发展,在北江规划18段岸线,规划新港、婆角、公务、翠竹园、游艇中心等11个作业区,在水域规划前沿停泊、船舶回旋、锚地服务等区域,陆域规划集疏运、供电、给排水、消防、通信、水上监督等功能用地,明确环保要求。
4、制定重点片区和重要地段的水系统规划,为滨水空间利用做示范。制定燕湖新城城市设计,对其中的滨水空间利用进一步细化。在燕湖新城,把水道划分为“生态宽型”、“三道合一型”、“活力复合型水道”以及小燕湖等4种类型。“生态宽型”以生态保护、建设为目标,两岸保护既有的生态湿地,遍植绿色植物,还城市以真正的绿色生态空间;“三道合一型”将慢行道、绿道和蓝道结合起来,实现慢行和高度可达的目标;“活力复合型水道”将居住、商务、商业、办公、休闲、娱乐、会务等功能综合起来,提高土地复合利用程度和利用率,实现城市功能的有机组合,减少不同功能分区之间的交通需求;小燕湖为燕湖新城的核心和灵魂所在,燕湖布局酒店办公、会议观光、景观展示等多种功能,构建生态网络节点、廊道和网络。
二、落实规划要求,迅速开展水环境整治
1、开展“五清”专项行动,改善水环境。根据省的工作部署,市委书记、市长于2018年9月30日联合签发了我市第2号总河长令,从签发日起至2019年6月30日,在全市江河湖库全面开展清理非法排污口、清理水面漂浮物、清理底泥污染物、清理河湖障碍物、清理涉河湖违法违建“五清”专项行动。大力开展“五清”专项行动,既可解决水体内源污染及外部污染源的问题,又可改善现有滨水区域环境,为城市景观提质。我局已于2018年11月19日牵头组织编制印发了《清远市河长制“五清”专项行动方案》(清河长办〔2018〕53号),下一步将继续按照该方案督促各地推进相关工作。
2、开展河流整治工程,修复水生态。近年来,通过开展河流整治工程,为城市滨水区高品质发展建立了良好基础。以笔架河整治工程为例,在笔架河两岸及滩地建设休闲绿道和种植灌木花草,达到美化水环境的目的,同时将笔架河和飞来湖相连接,将河水引进飞来湖,让飞来湖有活水补充,变“死水”为“活水”,水体变清了,景观变美了、水生态得到修复。
3、保护饮用水安全。按照广东省环保厅要求,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南粤水更清》的年度相关任务,深入开展饮用水源保护,严格落实保护措施。
4、推进水环境整治。印发实施《清远市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方案》(以下称清远《水十条》)。市水利局局严格按照方案要求,从全面控制污染排放、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着力保护节约水资源、全力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切实加强水环境管理、严格环境执法监管、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科技支撑等八个方面开展防治行动全面打响水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推进我市水环境保护工作。
5、推进重点片区滨水空间建设。推进燕湖新城滨水空间建设,依托丰富内河水系,规划建设岭南水巷街市;新城的景观中轴线,将改变传统城市的做法,不强调对称、规整,打造生态、自由的中轴线。现在中轴线水系开挖项目已经核发用地红线给市代建局,市代建局正在大力推进。完成南岸公园、北岸公园、横荷公园部分地段建设,完成南岸公园、大燕湖四馆周边公园绿地的详细规划设计,今年预计启动五桥到白庙的沿江公园绿地的景观方案设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继续实施《水十条》,深入推进滨水空间的水环境整治和保护;开展黑臭水体整治,修复水生态;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滨水空间的规划方案,合理划分功能分区,优化风貌规划,细化建筑风格控制。
感谢贵委对我市城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清远市自然资源局
2019年7月10日
(联系人:黄优,联系电话:3369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