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一线】清远基层派出所的战“疫”故事,他们用行动去讲述

来源:本网访问量:717发布时间:2020-03-02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

公安机关基层民警迎难而上

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连续奋战在战“疫”一线

全力为辖区群众筑起稳固的“防疫墙”


清远市公安局南冲派出所教导员 陈云

军人出身的陈云,浓眉大眼,性格爽朗,从语言到行动都体现出他的坚定和果断。从接到工作任务后,他从年初一就投入到战“疫”当中。“作为军人出身的我,在疫情面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险阻,军人本色不能丢,若有战,召必上!”陈云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转存图片

2月5日下午,陈云接到上级指示,要求核查1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确诊前曾密切接触过的人。接到命令后,陈云立即行动。“危险肯定是有的,当时也没想太多,也不知道该关系人是否感染,只是想对其早点核实情况,早发现,早隔离,对大家就多一分安全。”一副手套、一只口罩,他就上门与该关系人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要求其不得隐瞒任何情况并做好留家观察隔离措施。

转存图片

2020年2月6日,陈云接到群众举报称:举报人妈妈因耐不住寂寞,到楼下的麻将档打麻将至深夜,不但影响了周围群众,更加增添了感染的风险,家人怎么劝也劝不听。当晚,陈云带领队员前往查处,当场发现有11人正在打麻将,有些戴口罩,有些什么防护也没有。他们当即责令麻将档的负责人停止营业,并对现场有关人员进行宣传教育,叮嘱相关人员尽量少外出,不许聚集。

“工作中,我要面对不同的人群,有确诊患者的接触人群,有被劝散教育的聚集人群,危险程度肯定比常人大,如果我承担多一分的危险,能够换来大家多一分的安全,我觉得值得”陈云说。

转存图片


英德市城北派出所所长  王晓亮

王晓亮曾是一名医生,2003年站在了英德抗击非典的一线。时隔17年,转型成为民警的他又站在了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线。“无论是医生或是民警,守护的都是百姓,站在前线,责无旁贷。”王晓亮说道。

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王晓亮带领队伍对辖区宾馆、超市、网吧KTV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全面检查,排查疫情高发地返乡人员,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所里不少同事都要照顾家庭,我是所长、党员,又有医学经验,应该冲在最前线。”

1月26日23时,城北派出所接英德市人民医院报警,称接诊了两名患者,均从湖北到英德市探亲,已出现发热、咳嗽等情况,具有疑似新冠肺炎的症状,但两名患却想回家自行隔离治疗,在王晓亮和在场民警轮番劝导,最终两名疑似患者配合入院治疗观察。

因处警接触的对象为疑似病例,王晓亮当晚立即要求处警的四名民辅警主动隔离,商量好对家人说有事出差几天,并立即将情况向公安局党委汇报。次日,两名疑似患者中有一人被确诊。然而,被隔离的王晓亮仍心系派出所工作,每天通过视频部署疫情防控工作,知道所里的同事口罩紧缺后,他通过各种渠道为所里的同事购买。

2月1日,经过多次病毒核酸检测,王晓亮与同事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解除隔离后,王晓亮立即回所工作,他一早便组织全所人员开会,了解近期所里的工作,并对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部署。“隔离倒不恐惧,只是我们被隔离了,所里就不够人手了!”王晓亮说道。


佛冈县公安局汤塘派出所民警  胡泳发

“我深知,头顶警徽,身着警服,使命与责任将伴随一生。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必谨记入警誓言,砥砺前行,做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作为一名入警不到一年的新警,胡泳发从校园到警队,从稚嫩到成熟,他完成了初任警察的蜕变。

基层派出所工作以处理群众纠纷居多,对此胡泳发感触最深的是:“作为一个执法者,要时刻谨记执法规范,容不得半点疏忽。”处警过程中,心里那条弦会一直紧绷着,但看到每个警情处理完后群众都满意而归时,内心会感觉很踏实,再累也值得。

转存图片

今年春节是胡泳发入警后的第一个春节,也是他第一次不在家过节。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胡泳发主动放弃休假,先后两次报名参加汤塘镇高速路口执勤点工作。执勤期间,他坚持逢车必查,逢人必检,细心的他在截停车辆后看到车主乘客没有佩戴口罩,耐心向车主解释:“测量体温期间佩戴口罩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医护人员的尊重,请把口罩佩戴上再进行体温检测。”

执勤点工作采取轮班工作制,执勤之余胡泳发还会利用休息时间,带领同事在辖区开展巡逻排查,劝散密集人群,派发防疫宣传单张,向群众宣传疫情防控安全知识,呼吁群众积极配合工作,共同为抗击疫情贡献自己的力量。

转存图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