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红玲:指尖上“比”出破案命门

来源:本网访问量:-发布时间:2021-01-11

小小指纹内有大乾坤,指纹鉴定作为一项重要的刑事技术,在案件侦办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痕检高级工程师,清远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刑事技术大队警务技术二级主管崔红玲的日常工作,就是在浩如烟海的指纹库中进行成百上千次比对,不断破解指尖上的密码。从警16年来,崔红玲一直坚守在刑事技术破案战线上,敢于担当、忠诚履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图片


崔红玲进行指纹比对


工匠精神做好“技术活”

“找到两枚一模一样的指纹并不容易。指纹技术员深知由于系统技术标准等原因,会存在漏查的风险,很多时候为了提高比重率,必须对指纹的特征点标注反复推敲,形成多特征点组合入库查询比对。”

崔红玲告诉记者,通常来说,指纹鉴定会受限于数据库的已有指纹数据,而且不同于DNA检测,指纹库的系统无法直接生成结果,不具备精准比对的功能。往往在技术员对指纹特征点进行编辑后,系统会“海捞”出50~100个相似指纹,而之后的工作则更多地依赖鉴定人员的肉眼与经验来注意判别,需要消耗大量人力与时间。

不但如此,警方在犯罪现场所提取的指纹经常是模糊的,这也进一步加大了指纹鉴定的难度。在面对这些模糊或残缺的指纹时,崔红玲只能一条一条地数纹线,一个一个地编辑特征点。为了加快比对速度,崔红玲经常连续工作数个小时,长期的用眼疲劳让她必须通过滴眼药水才能有所缓解。十几年的鉴定工作下来,崔红玲患上了职业病“飞蚊症”,“电脑看久了,眼前就会有一条条弯弯曲曲的线。”

即便如此,崔红玲仍对能够从事这份工作感到自豪。“我们干的是技术活,需要的是工匠精神。”每天与指纹打交道,虽然枯燥,但崔红玲始终靠着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不懈的追求沉浸其中,“每次查询到相应指纹,就像中大奖一样高兴。”


厚积薄发屡破大案

创新需要积累,崔红玲在指纹工作中的突破,可以说厚积薄发。她先后参与200余起重、特大案件的痕迹鉴定,协助破获凶杀案10余起,在16年技术工作中,作出的鉴定无一错误。

她不断实战历练和学习积累,认真钻研痕迹物证专业知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不断探索应用各种新生技术,为清远市侦破疑难案件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2019年以来,在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她采用新方法,通过指纹比中协破命案积案3宗。

2009年3月12日,清新区城北宾馆发生一起杀人案,该案现场指纹经过几年的查询比对,始终未果。在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中,崔红玲得知省公安厅已将出入境、治安、监狱的指纹数据导入指纹数据库,便立即联系省公安厅开展比对,最终在派出所户籍捺印指纹数据中比中嫌疑人,为该案的侦破提供了技术支持。


主动学习探索创新

崔红玲深知传统指纹工作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侦查办案需要,于是顺应公安工作信息化发展,充分打磨锻造指纹技术这一破案利器的新思路新方法,进一步焕发传统技术新的活力。

为发挥指纹数据库优势,崔红玲开始尝试根据案件情况循因施策,灵活运用各种比对方法。通过这些方法,她在2018年底成功通过一枚血指纹比中佛冈22年前一宗命案嫌疑人邓某军,并为侦查破案提供了一套完整数据链。2020年中秋节前一天,专案组在武汉市江夏区将邓某军抓获。

除了在工作中坚持探索创新,提高破案效率,“坚持主动学习,多学科发展”也是崔红玲不懈的追求。为顺应现代公安新技术发展,她主动要求学习声纹技术,成为清远市公安机关首批取得声纹技术鉴定权的技术员,并且出具了清远市公安机关第一份声纹鉴定书。清远市声纹实验室成为全省第一个出具声纹鉴定书的地市级(不含副省级市)实验室。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