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工坊内,简陋的操作台前,唐大打十斤正演示瑶银饰品的制作工序。火枪喷薄而出的火舌遇上器皿内的银块,散发出魅惑的蓝光,平添神秘。
“匠心就是你很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唐大打十斤在瑶银制作方面摸索的时间已超过20年,期间从未从事过其他行业。
早在2017年,唐大打十斤就已经是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瑶族银饰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但他说,“我距离大师的水平还差很远”。每年,他至少花费3个月外出培训学习。
代代传承,只有他在专注
唐大打十斤介绍,瑶银不是纯银,而是一种包含银、铜、锑、铝在内的合金,过去它是瑶胞经济地位的象征,现在则是神秘、古朴的少数民族文化的符号。
接过父亲的瑶银手艺干了二十多年,如果从曾祖父辈算起,他已经是家里的第四代传人。
“那时给儿女留下的财产就是瑶银,就跟现在攒下几套房子一样。”在他的印象中,家家都有一些自己打制的瑶银饰品,儿女迎娶出嫁又会添置一些。旧社会,瑶银是辨别家境是否殷实的重要标准。
小时候,他看到父亲唐大打好公打制银饰,“就这样边打边学,在五年级时成功做出第一件瑶银饰品。”他不曾想到,自己后来也成为瑶族银饰制作技艺这项省级非遗文化项目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唐大打十斤知道,连南并不产银,饰品的原料来源五花八门。有一段时间,他拆下大喇叭内的线圈,将铜、铝等金属都纳入打制瑶银的原材料,坚持瑶银的制作。
只可惜,如今瑶银纯度越来越高,手艺人却越来越少。“我家中兄妹五个,我排行老四,老大是哥哥,老五是弟弟。”他说,他们兄弟仨都会做银饰,但只有他一个人专注在做,哥哥和弟弟为了生活都在从事不同的行业。
不断创新,将瑶银耳环制作出20个款式
手持汽油驱动的火枪,眼前的唐大打十斤很快就完成了化银的工序。他说,与过去手拉风箱烧火不同的是,现在的瑶银制作工具已有了很大的改善。
一种叫做“钉”的模具,用于在银饰上印出花纹。瑶银上的花纹是用叫做“钉”的模具印出。他边说边拿出一盒叫“钉”的模具,钉头处雕刻有各色花纹小样,如同活字印刷中的铅字,选用需要雕刻的花纹,均匀敲打模具即可,省了时间。
瑶银的制作程序很严格,对产品的要求很高,除了客户定制要求的除外。他说,这就要求制作工具更齐全,“我的制作工具有300多种,仅雕花用的铲刀就有50多种”。制作一个银项圈,仅是上面的图腾,就需要7种工具,要耗时20分钟才能完成。
1994年,17岁的他到广州一家银饰店打工,1999年自己开店制作瑶银。“我打工的时候,发现我们连南传统的瑶银已无法适应市场的需求,因为现在的瑶银功能最主要是饰品功能,所以必须适应市场。”
如何适应市场?他说,要创新。传统的瑶族银饰例如耳环,只有两种款式,经过的他创新,如今他可以制作出20种不同款式的耳环。之前,瑶银主要制作头饰、服饰,如今生活用品中大件的已经走上市场,例如烧水壶、茶杯、牛角架等瑶银产品。
2009年,在外闯荡了十几年的唐大打十斤回到家乡连南发展。他说,瑶银制作技艺需要不断在学习中创新进步,回到家乡到现在,他在瑶银技艺培训、基础建设、设备和产品研发方面投入的资金总计超过了300万元,“现在银行还有60万元的贷款要在到期时归还。”
培训学习需要坚持,他每年至少三次外出培训。10多年来,他学习的脚步到达了北京、上海、云南、贵州、湖南、广西等地。“这些的银饰产品有相同之处,有的地方就不一样,比如藏银就和我们有差别的。”
为了学制作手工一体壶,他曾经先后外出培训学习5次,每次至少一周,最多一次培训学习了一个多月,“学做壶,我投入了8万多元。”
在他看来,尽管现在已经有1个专利和7个美术版权,但自己与真正的大师相比,在技术、设计等方面相差还很远,所以每年仍要花费大量时间拜访大师学艺。
“去年,我去了云南拜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银器锻制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寸发标,让大师点拨一下我在手工一体壶方面如何做好。”他说,大师点拨一下胜过自己摸索10年,受益匪浅。
如今,他每年都要花费至少3个月时间外出培训学习。“学无止境,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长进。”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