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小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
草案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现将《清远市小市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公示如下:
1、公示时间:批前公示,从2014年9月8日 至2014年10月7日,共30天
2、网站公示:清远市城乡规划局网站网址www.qyup.gov.cn
3、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清远市城乡规划局提出对上述规划草案的意见或建议。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书面、邮件、网上留言等形式反馈到市规划局。
联系地址:人民二路清远市行政服务中心四号楼10楼
联系电话:0763-3365970
邮 箱:qybyzx@126.com
规划成果简要介绍
一、总则
1、规划背景
项目背景:清远市小市片区是我市主要的建成区,原控规未全覆盖(小市片区共有15个小区,只有7个小区分不同时间段做了控规并通过,连续性差),而且原控规的用地布局、开发强度、公共服务及市政配套等均与《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11年后批出的规划行政许可存在一定差距,与我市的发展需求不相符,影响我市的城乡规划管理审批工作,急需重新修编控规来指导该片区的规划建设。
2、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由北江三路、广清大道、人民西路、城西大道围合而成。规划面积约为468.71公顷,合7030.65亩
3、规划期限
2014-2020年。
二、功能定位与城市规模
1、功能定位
以商业商务、居住为主,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市综合片区。
2、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到2020年,常住人口规模约为17.87万人左右。
(2)用地规模
规划建设用地规模约为462.97公顷(含市政道路)。
三、规划布局
1、土地利用现状
2、修编后土地利用规划
规划结构:三轴一带两组团------人民西路为商业发展轴;连江西路与富强北路为生活发展轴。北江三路沿岸为滨江景观带。以富强北路为界,分为东西两个综合居住组团。
用地布局:(1)以居住用地为主。(2)商业用地主要沿人民西路、连江西路、广清大道设置。(3)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较为均衡地在区内分布。
土地利用规划图
3、规划控制指标:
调整后规划计容用地面积为379.2公顷(扣除市政道路与水域面积),规划综合容积率为2.72(总建筑面积/建设用地面积),综合建筑密度为31.0%,绿地率为30.3%,建筑限高100米;居住用地平均容积率为2.9,商业服务用地平均容积率为2.44。
地块编码及指标图
4、公共服务与公用设施规划
小市片区规划人口约17.87万人(两个中心社区,即五个社区规模)。由于小市片区没有权属的空地较少,因此小学与高中用地缺乏,建议可利用其西面的港口片区与南面的横荷片区作为补充;另由于片区以西与以南E17号区各有一座规划较大型的垃圾中转站,可为小市片区服务,因此小市片区不需再设垃圾中转站;而其它需配套内容在今次控规修编后基本得到满足。
(1)根据《清远市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该用地内应配置:(1)幼儿园15所(12班/所);小学280班;初中114班;高中44班。(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所。(3)社区文化活动中心2处,文化室4处。(4)综合体育活动中心1处,社区体育公园2处,居民健身场所4处。(5)居委会2处,派出所2处,邮政所2处,社区服务中心4处,托老所4处。(6)肉菜市场与生鲜超市4处。(7)公交首末站1处。(8)垃圾中转站1处,垃圾收集站12-20处,每处用地160㎡,公厕12-20座,建筑面积每座不得小于60㎡。
(2)规划规定的配套设施是为本区服务必不可少的基本设施,不得随意减少数量或压缩规模。
(3)同一地块内的小区级与组团级配套公共设施的具体位置可适当调整。
公共服务与公用设施规划图
公共服务与公用设施规划一览表
分类 |
公共配套设施 |
数量 |
用地面积 |
建筑面积 |
设置级别 |
|
教育设施 |
初中(共126班) |
2 |
105757 |
|
中心级别 |
|
小学(共150班) |
5 |
105860 |
|
社区级别 |
||
居住区服务设施 |
用地(不含非独立以下内容) |
11 |
57926 |
|
|
|
其中 |
幼儿园(共180班) |
15 |
|
|
社区级别 |
|
托老所 |
4 |
|
800/处 |
社区级别 |
||
居委会 |
2 |
|
|
中心社区级别 |
||
社区服务站 |
6 |
|
600/处 |
社区级别 |
||
派出所 |
2 |
2910 |
|
中心社区级别 |
||
邮政所 |
2 |
|
200/处 |
中心社区级别 |
||
行政办公设施 |
用地 |
3 |
25485 |
|
|
|
医疗卫生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1 |
17877 |
|
片区级别 |
|
清城区计生办 |
1 |
1665 |
|
片区级别 |
||
民营医院 |
1 |
2152 |
|
片区级别 |
||
文化设施 |
社区文化活动中心 |
2 |
|
2000/处 |
中心社区级别 |
|
文化站 |
4 |
|
200/处 |
社区级别 |
||
体育设施 |
综合体育活动中心 |
1 |
60000 |
|
片区级别 |
|
羽毛球馆 |
1 |
约8000 |
|
片区级别 |
||
社区体育公园 |
3 |
19200 |
|
中心社区级别 |
||
居民健身场所 |
6 |
500/处 |
|
社区级别 |
||
商业服务业设施 |
商业用地(含以下内容) |
多处 |
约542026 |
|
|
|
肉菜市场 |
6 |
独立用地共40460 |
附设不少于2500/处 |
社区级别 |
||
加油站用地 |
2 |
5619 |
|
片区级别 |
||
交通设施 |
社会停车场用地 |
9 |
约18000 |
|
社区级别 |
|
市政设施 |
小型消防站 |
1 |
2562 |
|
片区级别 |
|
10KV开闭所 |
12 |
|
60-100/处 |
社区级别 |
||
垃圾收集站 |
18 |
160/处 |
|
社区级别 |
||
公共厕所 |
18 |
|
60-100/处 |
社区级别 |
5、交通规划
(1)道路系统规划
在遵循总体规划路网基础上,结合具体用地布局进行内部交通组织;小市片区的规划路网结构为“四横四纵”。
交通系统规划图
(2)道路竖向规划
本规划区内道路最高标高为18.63米,最低为13.5米。竖向设计满足片区的防洪排涝要求。
道及路竖向规划图
6、开发强度
小市片区用地指标确定方法:(1)已批设计条件与已批修规用地:尊重已审批的法定内容。(2)标准法:根据清远市有关规划规范、批示文件规定(如规划部门提供的主要控制指标赋值参考标准,一般二类居住用地容积率不大于2.5,三旧改造或村庄改造用地容积率不大于2.8等)确定指标。(3)参照均衡法:参考同片区同类用地的已批指标,相对均衡,减少争议。
小市片区综合容积率为:2.72(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减去总规道路为379.17公顷)
开发强度分区图
7、高度控制
小市片区的高度控制与用地性质及开发强度相关,并同时考虑规划区域空间形态塑造和自然景观保护的城市设计要求,以上限控制。
小市片区建筑高度控制为:100米以下
8、“四线”控制
区内“四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规划区无紫线)
“四线”控制规划图
9、村庄安置规划
改造安置方式:根据《清远市区城中村改造管理暂行办法》,本片区的城中村改造统一采用公寓式安置,每户安排一宅一铺,安置标准为住宅50平方米/人,铺位15平方米/人。规划范围内,共需8处村民安置用地,面积共约30.1公顷。
村庄安置规划图
10、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给水工程
(1)规划区最高日用水量约为56168.5 m3/d。
(2)规划区的水源近期为七星岗水厂,通过连江路DN800干管引入;远期由江南水厂、太和第二水厂联合供水,通过城西大道DN1200干管与连江路DN800干管引入。
(3)规划区内采用生活、生产和消防合用的供水系统,沿规划区内的干道敷设给水管道,最终连接形成环状管网,提高供水的安全性及可靠性;管径为DN200-DN400。
雨水工程
(1)雨水经过管渠(管径DN500-DN1350)收集后全部排往现状排涝渠(海仔)。
(2)雨水排放标准:重现期20年一遇。
污水工程
(1)规划区平均日污水总量47743.2m3/d。
(2)区内污水经污水管(管径DN500-DN1200)收集后排往横荷污水处理厂。
电力工程
(1)规划区电力负荷需求为60756.1kW。
(2)区域内有现状110KV小市变电站,容量50×40MVA,可作为本区域的供电电源。
(3)根据地形及地块负荷等情况,设置10KV开闭所站12座,每座负荷不大于15000KW。
通信工程
(1)规划区固定电话需求为61193对。
(2)通信管线敷设时应当考虑无线通信、有线电视等其他运营商的管线路由需求,共同建设管廊,合理分配管孔。
燃气工程
(1)本片区管道天然气全年需供气为1707.4万立方米/年。
(2)本片区燃气供应主要由港华公司横荷调压站供应;南侧港华燃气公司的LPG储备站主要为用气高峰时调用。
(3)燃气管道控制埋深为0.9米;实际建设时初期可以建设支状管网供气,待最终建设完毕时连成环状管网。
环卫工程
(1) 规划区内垃圾以集中收运为主,。规划区内垃圾以集中收运为主,。设置生活垃圾收集站18个。每个收集站用地面积为160m2,建筑面积为80m2,设置绿化隔离带宽度不小于5m。
(2) 规划区共设置公厕18座。每座公共厕所建筑面积不应少于60m2。
综合防灾规划
(1)规划原则: “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快速反应、措施有效”
(2)防洪排涝 :北江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规划区排涝按20年一遇24小时设计暴雨一天排干设计。
(3) 消防与防空:片区内新建、扩建与改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公安部、城乡建设部及人民防空主管部门设定的有关消防与防空的有关规范和规定。
(4) 抗震:新建、改建民居基本具备抵御6级地震能力,重要的建(构)筑物应采用7度抗震。
(5) 避震疏散: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l平方米,但起紧急避震疏散场所作用的超高层建筑避难层(间)的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0.2平方米,固定避震疏散场所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小于2平方米,
(6) 规划配置内容:小市片区共规划有1处消防站,2所医院(紧急救灾中心),多处避灾疏散场地(重点保护地区,总用地面积约22.55公顷。)
(7)片区内有2处加油站,为消防安全隐患重点防护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