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战略规划》批前公示
为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粤发〔2013〕9号)、《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珠三角地区与粤东西北地区对口帮扶关系的通知》(粤委办〔2013〕27号)等文件的精神,根据广清两市领导的指示和“广州—清远对口帮扶”工作的统一部署,为进一步推动清远市中心城区快速振兴发展,在广州市规划局与清远市规划局多次对接后,决定开展清远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战略规划,作为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发展的总体战略指导。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我局现将《清远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战略规划》公示如下:
1、项目名称:清远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战略规划
2、公示类型:批前公示,从2015年7月25日 至2015年8月25日,共30天
3、项目详细情况及意见反馈方式可登陆清远市城乡规划局网站(www.qyup.gov.cn)查询或直接到我局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交通大厦517室)咨询,咨询电话3365970。
清远市城乡规划局
二○一五年七月二十五日
1.规划概况
(1)规划范围及年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清远市中心城区,位于清远市域南部,包括清城区以及清新区太和、三坑、太平、山塘四镇,总面积1833平方公里。
本次规划年限近期为2017年,远期为2020年。
图 1:中心城区区位及规划范围
(2)现状问题
n 土地利用
村庄建设、工业用地比重大。现状工业用地47.07平方公里,村庄建设用地79.11平方公里。商业服务业设施、绿地与广场用地所占比重相对较低。
图 2:中心城区土地利用现状
n 产业布局
中心城区产业布局分散,用地粗放。中心城区产业园整体规模较小,产城分离较为严重,土地利用较为粗放。
n 交通发展
枢纽功能不足,路网难以满足发展需求、交通模式单一不可持续。
n 环境保护
区域环境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清远市位于珠三角秋冬季主导风的上风向,且位于珠三角北江供水通道上,对珠三角区域大气环境和水环境产生影响。
2.愿景目标与规模预测
(1)愿景目标
n 珠三角北部门户枢纽
完善交通设施建设,提升清远中心城区的交通可达性,作为珠三角北部门户及北部进入都市圈的重要交通枢纽。
n 区域合作排头兵
以广清两市产业、交通、生态一体化为规划重点,全面推进广清一体化走向深化。
n 全省扩容提质示范区
落实全省扩容提质目标指标、及近期重点推进工作。
(2)规模预测
n 经济规模
2012年现状经济规模459.20亿元,规划2020年经济规模为913亿元。
n 人口规模
2012年现状人口规模82万人,规划2020年人口规模为140万人,2030年远期人口规模约为170万人。
n 建设用地规模
2012年现状建成区建设用地规模86平方公里,规划2020年用地规模170平方公里, 2030年远期用地规模约为200平方公里。
表 1:清远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发展目标
3.扩容提质战略规划
(1)战略一:对接珠三角区域发展
n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对接区域重构空间格局
对接珠三角区域空间格局,中心城区形成“一城三园七镇,三区两带三轴”的空间结构,产业重点沿南部和两翼发展,中部与广州对接重点发展居住和第三产业。
其中一城指一个主城区;三园指太平工业物流园、源潭物流园、石角产业园;七镇指七个特色小镇;三区指江北职教基地、江南燕湖新城商务区以及南部休闲旅游区;两带指北江景观带、大燕河景观带;三轴指一条传统空间拓展轴、一条新兴功能序列轴、一条南部产业发展轴。
n 划定城市增长边界,明确中心城区增长边界
划定200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城市增长边界,控制中心城区发展规模。
n 对接区域产业转移,打造战略空间平台
打造对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平台,重点依托广清合作园和高新区作为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战略空间平台。
n 对接珠三角重要交通通道
加强轨道交通的对接建设。通过广清城际及肇清城际的规划修建,对接广州火车站及肇庆东站,融入珠三角对接西部的轨道交通通道。依托揭梧铁路规划修建,融入广州北轨道交通枢纽。加快广清城际一期的建设及二期的落实,增强清远与广州站之间的联系,强化清远门户作用。
加强与珠三角道路交通网络对接,中心城区形成“井”字形高速路格局,融入了珠三角高速道路网络。
(2)战略二:强化中心城区统筹市域资源及辐射能力
n 强化科教服务业发展
加快燕湖新城和职教城建设,强化中心城区辐射市域发展能力。依托广州商业、金融的辐射,发展外包服务业,建设燕湖新城(中心区)服务平台。借力广州科教中心,建设清远职教基地,发展清远科教事业。
n 协作打造知识创意产业带
与广州协作打造知识创意产业带,加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串联广州开发区、广州知识城、白云空港经济区、王子山生态休闲服务区、清远燕湖新城、飞来峡旅游度假区及特色小镇,形成广清知识创意产业带。
n 重点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提升清远旅游服务档次
重点推动长隆旅游休闲森林度假区建设。依托旅游休闲中心,重点发展以温泉度假为主题的旅游业和生态型居住,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区旅游消费档次,形成辐射效应。
n 加强市域旅游服务建设引导
建设旅游服务中心,加强市域旅游资源服务引导。
(3)战略三:整合广清交界空间资源,优化功能结构
n 优先进行王子山交界地区功能整合
广清交界地区围绕环王子山进行功能整合,优化交界地区空间结构。交界区域应围绕王子山等生态核心,打造第一圈层旅游、教育、居住功能,第二圈层依托原有产业基础,借助区位交通优势,强化先进制造业、物流、产贸功能。
n 优化交界地区交通及设施对接协调
在原广清轻轨、广清高速、广乐高速之外增加交界区交通通道,强化南向花都交通联系。依托现状道路基础,增加次一级通道,使交界地区的交通无缝衔接。加强交界地区公服设施及市政设施协调与衔接。
4.近期建设指引
(1)近期项目建设指引
近期主要围绕交通设施、社会民生设施、市政设施三方面进行建设指引:
n 交通设施建设
道路交通进行17项工程建设,其中9项为“近期建设项目”,8项为“尽快启动建设项目”。
项目 |
道路性质 |
内容 |
近期实施建议 |
广清帮扶项目库 |
道路交通(17项) |
高速路(3项) |
广清高速改扩建 |
近期建设 |
在库 |
广清-清连高速连接线 |
近期建设 |
在库 |
||
佛清从高速 |
尽快启动建设 |
在库 |
||
快速路(7项) |
S114改造 |
近期建设 |
—— |
|
银英公路 |
近期建设 |
—— |
||
德龙产业大道南延 |
近期建设 |
—— |
||
清远东环快速南延 |
尽快启动建设 |
—— |
||
湖城大道 |
尽快启动建设 |
—— |
||
S354改造 |
尽快启动建设 |
—— |
||
太石路南延 |
尽快启动建设 |
—— |
||
主干道(7项) |
清辉路 |
近期建设 |
在库 |
|
人民路东延打通至武广高铁清远站 |
近期建设 |
—— |
||
华鸿大道 |
近期建设 |
—— |
||
银湖、迎龙大道 |
近期建设 |
—— |
||
Y005对接花都顺达北街 |
近期建设 |
—— |
||
燕河北路 |
尽快启动建设 |
在库 |
||
燕南大道 |
尽快启动建设 |
在库 |
||
S269 |
尽快启动建设 |
—— |
表 2:道路交通近期建设指引项目表
轨道交通近期建议进行2个项目建设及规划,其中加快广清城际轨道一期(燕湖新城至广州北站38公里)建设,尽快启动建设广清城际轨道二期。
加快建设源潭物流园区。
加快推进清远港区规划。
n 社会民生设施建设
提升产业园区服务能力及人才培养能力;加快推进百嘉、广清合作园、源潭、太平产业园区4个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结合职教基地的建设,在清新县城及光电工业园新建设2所就业技能培训学校。
加快提升商业商贸功能,加快建设广州金融服务后台;加快南方汽车城、义乌商贸城、华南装饰城3个专业市场建设;加快灯光夜市步行街、南门街传统街区、东城商贸中心、新城商业文化中心、清远TOD商业中心、岭南商业水街、美林湖旅游特色街共7个商业设施建设。
大力发展公共事业,扩建及新建16所教育设施;扩建及新建6所医疗卫生设施;配套及完善文化体育设施8处。
n 市政设施
建设16个污水处理厂及1个资源热力电厂。
(2)保障措施
n 广清重点对接空间保障
对两市接壤空间,划定一定范围,开展一体化发展规划,形成一体化整合发展思路及发展框架。
建立联合开发管理协调委员会,对接壤空间进行统一管理与开发,保障两市接壤地区空间、交通、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发展。
n 用地指标保障
对清远土规进行调整确保产业平台用地指标。
n 中心城区用地指标需求
打造省级发展平台,加快大型项目及平台建设。统筹全市指标考虑,内部指标调配,满足中心城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