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公安综合业务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平面概念方案》批前公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广东省城乡规划条例》的规定,现将《清远市公安综合业务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平面概念方案》公示如下:
1、公示时间:批前公示,从2015年10月16日 至2015年11月15日,共30天
2、网站公示:清远市城乡规划局网站网址www.qyup.gov.cn
3、公示期间,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清远市城乡规划局提出对上述规划草案的意见或建议。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书面、邮件、网上留言等形式反馈到市规划局。
联系地址:人民二路清远市行政服务中心四号楼10楼
联系电话:0763-3365970
邮 箱:qybyzx@126.com
规划成果简要介绍
一、总则
1、规划背景
根据2014年1月受清远市公安局与市城乡规划局委托,清远市城乡规划设计院开始编制《清远市公安综合业务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总平面概念方案设计》。
清远市公安综合业务基地建设项目总规划面积为221.95公顷,位于清远市龙塘镇与石角镇交界湴冲村处,北面为石龙大道,东面为村庄建设用地,南面为佛清从高速(在建),远离市中心,适用于公安综合业务基地及监管场所等的建设。
2、规划范围
基地位于龙塘镇域的西部位置,并与石角镇相接,石龙大道从基地的北侧经过,佛清从高速公路(在建)则穿过基地东南角进入市中心;规划用地总面积为221.95公顷,其中大部分为农林用地190.66公顷,占总用地的85.89%。
二、发展目标与功能定位
1、发展目标
借助于武广高铁、广清城际轻轨,佛清从高速等便利交通体系,通过用地资源整合与提升,把规划区建设成为清远市公安综合业务基地,有效促进清远市区发展。
2、功能定位
集驾校,机动车检测,监管场所,警察训练基地等为一体的多功能业务基地。
三、规划布局
1、土地利用现状
规划区外:东面为村庄,北面为农田,西、南面为山体及林地。
规划区内:主要为山体、农林用地、水域及一处驾校用地;东侧两条天然气管道(西二线和省管线)南北穿越;区内黄海高程在17.85-91.45米
2、土地利用规划
(1)规划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以城市建设用地用地为主,南部以农林用地为主。
(2)区内保留部分水库与水塘,用于满足区外农田灌溉。北部征用地结合地形设置警察训练基地、监管场所、驾驶人考试场地及消防基地、农民实业用地等。
3、规划控制指标:
以公安基地计容用地面积80.40公顷计算,规划综合容积率为0.71,综合建筑密度为24.7%。
4、公共服务与公用设施规划
(1)居住人口估算
居住人口估算:
根据商住用地总建筑面积,通过对户均面积及户均人口计算出本地区人口容量如下:
次规划确定的商住用地开发强度,总建筑面积约为112632m2。考虑总地块商业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33.5%,则住宅总建筑面积约为75000m2
参考清远市目前的每户住宅建筑面积,及规划区未来住宅产品的档次定位,确定规划区每1标准户住宅建筑面积为100m2/户。
故规划区人口为:
75000m2(住宅总建筑面积)/100m2(户均居住面积)×3.2人(户均人口数)=2400人(约750标准户)
(2)按《清远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范》,商住用地应配套1座幼儿园、1座文化室、1处小型肉菜市场、1处居民健身设施、1座公厕、1处垃圾收集点以及1处公交上下站。为方便整个规划区的出行及来办事群众,规划区另配设公交上下、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各2处。
5、交通规划
(1) 道路系统规划
地块道路分为城镇道路,主干道与次干道3种,城镇道红线宽度为60米、45米以及35米;主干道红线宽度为20米;次干道红线宽度为13米,支路红线宽8米。
(2)道路竖向规划
基地地块征地范围内整体地势从西南往东北方向依次降低,现状最高标高70m左右,最低标高17m左右。
规划后地块最高平均标高42m左右,最低平均标高25m左右;道路最高标高40m,最低标高20m;道路排水坡度基本为0.5%-3.0%,满足道路行驶安全与排水要求。
6、五线”控制
区内“五线”一经批准,不得擅自调整。
7、实业用地规划
本项目征用地为1720亩,按清远市有关文件规定返还172亩,根据 《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人民政府文件》,不足返还的实业用地可用货币形式返还,本项目能安排实业用地约68亩。
8、政基础设施规划
8.1给水工程规划
1. 规划目标
1)积极开发、合理分配使用水资源,按照生活、生产、农业的顺序分配水源。
2)以节约用水为原则,合理确定适合本区实际的用水标准。
2. 水源供给
石龙大道有现状DN600市政给水管,可接入规划区。
规划区的现状水源为七星岗水厂,规模为16万吨/天,远期水源为江南水厂,规模为55万吨/天。
3. 管网规划
水量的时变化系数采用1.3,则本规划区域最高日最大时的用水量为125L/s,计算得需要的最大管径是DN400。
本次规划沿主要道路敷设给水管道并连成环状作为本规划区域的供水主环,区内道路上管径为DN400与DN300,管道一般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
4)消防规划
沿给水管网布置消火栓,消火栓最大间距不大于120m,当城市道路红线宽度大于60m时,需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距道路边不应超过2m,距建筑物外墙不应小于5m,且应有一个F150或F100和两个F65的栓口。
8.2雨水工程规划
1. 雨水现状概况分析
规划区内现状均为山体,无现状雨水管。
2. 管网规划
1)雨水管网设计采用重力流排除雨水,不设雨水输送泵站。雨水管网近期直接排入附近的水体,远期排入石龙大道市政雨水管。
2)雨水管道的直径为DN600-DN1350。
3)最小的管道覆土为0.7米;最大埋深不超过8米。
3. 雨水重现期2年。
4. 石门水库
1)石门水库防洪标准20年一遇。
2)改造后水库面积约60亩。
3)按龙塘水利部门要求,基本满足防洪与灌溉要求。
4)石门水库灌溉面积约为1600亩(北面)。
5. 大陂塘水库
1)省控水库
2)现状保留
3)防洪标准20年一遇
6. 截洪沟
沿各用地边线设置2000x2000截洪沟
7. 排水体制
本规划区域内采用为雨污分流制。本区域规划雨水管设置三个排出口,根据规划竖向标高,区域东西侧雨水管沿规划主干道汇入本区域北面石龙大道规划雨水管,区域南侧雨水管自西向东排入东侧规划市政雨水管,并预留排出口,石龙大道规划雨水管排入神石涌,最终由神石电排站抽排至大燕河。所以本规划区域雨水主要走向为由南向北和由西向东走。现状有灌溉渠和泄洪渠,因规划需要,部分灌溉渠和泄洪渠需易址重建。规划新灌溉渠及泄洪渠分别沿石龙大道南侧和区域东边敷设,接下游现状管渠。
8.3污水工程规划
1. 污水现状
本规划区域内目前尚未有污水设施。
2. 排水体制
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318-2000的有关规定:本区域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生活和非含油生产废水汇入排水管网,本区域规划污水管设置三个排出口,根据规划竖向标高,区域东西侧两条污水管沿规划主干道汇入石龙大道规划市政污水管,东边沿规划次干道敷设污水管,并预留排出口,接本区域东边规划道路污水管。所以本规划区域污水主要走向为由南向北和由西向东走,污水经石龙大道市政DN800污水管收集后最终汇入龙塘污水处理厂。
3. 污水量预测
由于污水管道的使用年限比较长,通常在50年以上,因此在污水管道设计标准上应充分留有余地,参照用水量标准,按照0.80~0.90的污水排除率,本次规划采用0.85的污水排除率。综合用水量为最高日用水量8343.6立方米/天除以日变化系数1.3,则本规划区平均日污水量约为 6674立方米/天,即77L/s。
4. 管网规划
污水管网一般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管道在规划区道路下的设计管径为DN400。规划区内建设用地目前主要为农田,建议重力流排水管采用双壁塑料排水管。
8.4 电力工程规划
1. 规划原则及目标
1)科学合理的进行负荷预测,为供电电源布局及网架结构规划提供依据。
2)改造并完善网架结构,满足负荷增长及园区规划要求。
3)规划控制高压走廊布局及用地,协调与园区建设用地的矛盾。
2. 供电现状
规划区总面积221.95公顷。区内无现状变电站,区域西北面有现状110KV燕河变电站,容量4x18万kVA,可作为本区域的供电电源。
3. 电力规划
1)电源规划 :划区内电源引自220KV燕河变电站。
2)根据地形及地块负荷等情况,设置10KV开闭所站一座,负荷每座不超过1.5万KVA,尽量设置在道路西南侧。
3)规划区内10kV配电线路应尽可能通过开闭所站、线路分段分支设备形成环网供电,开环运行方式,以确保供电的可靠性、连续性。市政道路施工时,电缆沟应同步建于人行道东、南侧(或绿化带)下,采用1.0×1.0m、1.2×1.2m或1.4×1.4m规格。道路交叉口应预留充足数量的过路管,并应按规范合理预留横过管。避免日后重复建设。10kV架空线路的走廊宽度为5米。原则上以道路东、南侧为10kV电力线路走廊。
4)道路照明
路照明采用户外箱式变电站供电,每座箱变站容量以100kVA为宜,低压380V侧出线回路宜在8~12回,道路照明回路供电半径为800~1000米。
道路照明的照度应达到国家规范所规定的标准,交通主干道的平均照度为20~25LX次干道平均照度为15~20LX。道路照明应优先选用发光效率高、功率损耗低、使用寿命长的灯具,一般应选择高压钠灯灯具,灯杆采用内外热镀锌钢杆。
路灯控制方式采用时控、光控和手控三种方式,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种或数种方式结合使用;路灯应按不同道路的需要设全夜灯和半夜灯。
8.5通信工程规划
1. 规划目标
合理预测规划期限内的市话用户数量及通信业务发展水平,规划(预留)通信局所,完善通信管网改造及建设。完善规划区邮政系统。
2. 通讯管道
在道路西侧、南侧人行道(绿化带)下建设电信管道,采用PVC管群。管孔容量规划中包含电信、数据、有线电视、交通监控、光纤等多种用户需求,为综合电信管群,应与道路同步建设;应根据用户需求及规划预留足够数量的横过管,管道埋深应符合规范要求。在大型公建、居住组团应预留光纤设备接入用房,一般需30-50㎡建筑面积,以满足光纤到户的需求。
3. 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规划近期按每2000户1个光节点考虑,中远期逐步升级到每500户1个光节点,网络传输主干线选用750MH2双向光缆,支线采用550MH2同轴电缆传输。在本区域生活服务园地块配套公建内预留有线电视分前端用房。
规划在区域内建设中应预留1个移动通信基站,站址设在商住用地内。各移动通信营运商应相互协调配合,公平公正竞争,合理有序发展,进一步完善移动通信机房的建设,确保网络全覆盖,完善更新设备,逐步实现通信个人化。
8.6燃气工程规划
1. 现状概况
本规划区域内石龙大道有现状港华燃气公司4MpaDN250燃气管道。
2. 规划目标
1)推广使用天然气,大力发展管道燃气,合理发展瓶装液化石油气。
2)结合市区总体规划和附近地区规划进行燃气工程规划。
3)注重安全、节能、环保及土地的合理使用。
4)远近期结合,一次规划,分期实施,考虑部分预留。
3. 用气量预测
考虑本区的实际情况:公共设施用气量按照居民生活用气量的20%计算。
高峰系数
月高峰系数:Km=1.25
日高峰系数:Kd=1.17
时高峰系数:Kh=2.8。
三个高峰系数相乘:Km×Kd×Kh=4.095。
计算得清远市人均年用气量为24 m³
所以本区居民年总用气量为:24×2400=5.76万 m³年
本区燃气年总用气量为:5.14×1.2=6.91万 m³年。
4. 输配管网
根据规划区的情况,管网压力级制采用中低压两级供气。管网的布置采用以环为主、环支结合的布置方式,一般敷设在人行道或慢车道下。
规划区内燃气管管径为de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