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管齐下破解瓶颈制约 力促园区经济提档升级
自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召开以来,高新区上下一心,鼓足干劲,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多管齐下破解难题,全力推动园区建设提档升级、经济发展加快转型。
一是比照目标差距,破除畏难情绪懈怠思想,提升干事创业激情。高新区各级认真按照区党工委、管委会要求,大力抓好市委全会会议精神的学习领会。尤其是重点对照全会报告指出的有关问题,对照高新区全年工作目标要求,“照镜子”,“洗脑子”,找差距,挖根源,着力破除懈怠思想、畏难情绪、慵懒作风、固化思维,提升全区各级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聚精会神促发展的干事创业激情。
二是加强投融资工作推进,破解资金不足难题,提升资金保障能力。今年以来,高新区已成功融资4.7亿元。下一阶段,高新区将继续把推进投融资平台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抓紧抓实,力促迎龙公司实体化运作。积极探索新型融资方式,力促股权融资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着力化解园区开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增强资金保障。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变园区配套滞后现状,提升园区基础配套水平。坚持“一流环境引进一流企业”的工作理念,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配套环境。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想方设法克服资金、天气等因素制约,大力推进水、电、路、气、生活配套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莲湖高新技术产业园为突破口,加快迎龙大道、清晖南路、邻里中心和起步区等项目建设进度。今年底将全面完成清莲路、莲湖路两条道路建设工程及迎龙大道京广高铁东侧、清晖南路莲湖大道交叉口东北角两宗地块的土地平整工作,明年3月底前完成迎龙大道、清晖南路建设,完善“七通”配套。生活配套起步区700亩及邻里中心今年11月将正式动工。
四是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破除动力不足掣肘,提升项目引进水平。加强对招商引资工作的研究,力推招商引资工作从“撒网式”向“靶向式”转变。全面分析高新区优、劣势及当前国际国内产业发展形势,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推动主导产业发展及特色园区建设。明确重点招商区域和对象,制订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招商引资战略,针对性进行挑商选商。进一步完善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产业招商、委托招商、以企招商、以商招商等模式,突出抓好汽车零部件、光电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龙头项目的引进。特别是要积极与省及广州、深圳、东莞、佛山等城市相关行业协会的对接联系,促进协作招商。充分发挥豪美铝业、佳的美电子、先导稀材、进田企业等“创百亿”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争取“以点带链”、以商招商,形成产业集聚。制定《清远高新区委托招商实施方案》,积极探索市场化招商模式,建立委托招商长效机制。组建项目评审委员会,制定《清远高新区招商引资项目评审委员会议事规则》,进一步规范项目引进审批流程,着力提升项目引进质量,增强发展动力。
五是优化服务企业工作,破解营商环境差距问题,提升政务服务水平。以打造环珠三角地区最优营商环境为目标,从综合成本、行政效率、配套服务等方面着手,进一步提升服务企业质效,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重视对已引进项目、现有企业、本地民营企业的培养和辅导,切实加强对成长性好优质企业的扶持,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做精做专。对上加强联动,密切加强与市工商、外经、发改、经信、国土、规划等部门的沟通联系,争取支持指导;对内优化服务,对重点项目建设,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责任倒逼落实,“一对一”为项目建设做好跟进服务。以优势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为重点,大力培植上市资源企业,力促豪美铝业、美乐仕油墨等公司改制上市。全面落实政策,支持豪美、佳的美、先导、进田等企业“创百亿”,做大做强。同时,以高新区(清城区)综合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成立、市行政审批及经济管理权限下放为契机,全面推进区综合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软硬件建设,充分发挥综合政务办的功能作用,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完善运行机制,努力构建新型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创建清远乃至广东省深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示范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