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市教育工作紧紧围绕推进教育现代化战略目标,全力推进教育公平、均衡、优质和特色化发展,全面完成教育创强扫尾工作,全面实现教育服务均等化“两个80%”目标。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稳步实施,大力推进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
1.实现三个“全覆盖”,全面完成教育创强扫尾工作。全市84个有教育管理职能的镇(乡、街)均创建成为广东省教育强镇(乡、街),全市实现教育强镇(乡、街)、教育强县(市、区)、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全覆盖,教育创强工作圆满收官。
2.率先启动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清城区成功申报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区,正等待迎接省的督导评估验收。我市“创先”的做法得到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的充分肯定,在全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工作动员会议上,我市被列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经验介绍单位,郭锋市长参会并进行了经验介绍。
3.强化教育督导,保障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落实督学责任区工作,坚持专项督导与随机督导相结合,挂牌督导成效初显。本年度开展2016年春季全市高中学校及2016年秋季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常规工作的督导检查,2016年,全市获得奖补资金(含市本级)共70543.2万元,现已支出63288.04万元,资金到位率100%,资金支出率达89.72%。其中市本级获省创强奖补2000万元,实际已支出1740.37万元,支出率达87.02%。
(二)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1.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科学谋划,组织编制清远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修改完善《清远市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方案(2016—2018年)》《清远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检查方案》和《清远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教学检查指标体系(试行)细则)》,积极创建广东省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点市。印发《关于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的意见》。
2.高标准推进教育信息化。全市实现“校校通”“班班通”全覆盖,打通了教育信息化“最后一公里”。2016年12月,全省推进粤东西北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在清远市英德市举行,会上,省政府、省教育厅对我市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了4次点赞。
3.大力促进招生公平。全面落实了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不低于50%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了高中阶段招生工作。
4.广清教育对口帮扶工作全面加强。2016年,清远市校长参加广州“卓越班”校长培训26人,累计达到77人;“一对一”结对帮扶学校增至190所,其中学前教育结对35所、义务教育116所、普通高中结对24所、中职学校结对10所。
5.对外交流活动取得突破。为了加深与国际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2016年8月,市教育局张玉兰局长率领清远市教育交流合作代表团赴新西兰、澳大利亚进行教育交流访问活动,并签订了友好城市教育备忘录。新西兰达尼丁市Bayfield 高中与市一中,新西兰Kaikorai Vally College与市二中结为姊妹学校。此次访问,为我市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从而弥补了我市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的短板。6月,市教育局组织25名职业教育学科带头人赴港学习培训。市二中、清城区源潭一中与香港航海学校结为姊妹学校。
(三)全面完成推进教育服务均等化“两个80%”目标。
实施中心区域布局调整,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幼儿园,提供优质学位3.54万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市中心区域教育辐射带动作用不够明显和优质学位供给不足问题。推行学校去行政化和教师“系统人”改革,释放学校办学自主权,激发教师队伍活力。推进教育资源向乡镇和农村下移,促进教育事业均衡、优质、公平发展。义务教育优质标准化发展,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率,公办达100%,民办达80.7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1%,与全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持平。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全市公办及普惠性幼儿园占比93.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规范化幼儿园占比80%。2016年9月底,在南海召开的全省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我市作为非珠三角地市唯一代表在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民办教育特色发展,引进广州优质民校,近年来华师附小、北部万科城广铁一中外国语学校等落成开学。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高中“改薄”全面完成,实现了普通高中优质学位全覆盖。2016年,全市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95%,比2015年92.53%提高了2.42个百分点;中职教育更加注重内涵建设,英德华粤艺术学校创“省重”顺利通过省的评估验收。教育公平落到实处,我市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98.7%,超过省均值1.7个百分点,居全省前列。
(四)省级职教示范基地及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
省职教基地二期工程包括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科贸职业技术学院、广东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筹)等5所院校,至2016年10月底,5个重点项目完成年度计划61.48%,其中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三期工程超额完成,完成年度计划241%。北部万科城广铁一中主体工程已完成,于2016年9月按计划顺利开学;南华工商学院二期建设于2016年7月开工建设,博爱学校中学部用地基本落实。
(五)实施强师兴教战略,实现教育可持续发展。
1.突出抓好校长队伍建设和待遇落实。继续深化校长“去行政化”和教师“系统人”改革,完善县域内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交流轮岗制度。抓好校长工作室建设(全市10个),促进校长专业成长。切实做好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以及绩效工资发放工作。2016年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从2015年人均每月700元提高到800元,惠及16682名教师,有效稳定了农村教师队伍。
2.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加强教师工作室建设,目前全市共有48个市级中小学教师工作室,约10000名干部教师参加了培训。2016年共组织、选派573人参加省级常规培训,共有28904人参加了培训。
3.不断强化教育科研工作。开展第24届全市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义务教育阶段)比赛,深入开展课题研究。组织开展全市高三备考研讨会共30多场次。继续加强片区教研活动。2016年,各片区分别开展了10个学科共57场,参加人数达3800多人次的学科教研活动。开展质量监测工作,推动评价体系改革。
4.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密切加强与人社部门联系,制订机关配套文件(8份),做好有关政策解读与疏导,确保该项政策顺利推进。做好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和教师资格认定与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
(六)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德育工作进一步夯实。以整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突破口,大力提升创文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全力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市教育局出台了《清远市教育局2016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方案》《清远市教育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突出问题综合整治包联责任方案》等。先后开展了“我的中国梦·清明祭英烈”“学雷锋,做美德少年”等活动。全市网上祭英烈参与人次居全省第2名,在全省5个创文城市中名列第一。扩大“创模”工作的影响力;加强环境保护教育课程力度。
2.体艺教育水平进一步提升。以市政府的名义印发了《清远市校园足球实施方案》,开展全市的中小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全市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清远市第十一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组织参加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瑶族坊获得了全国优秀展示奖,连南瑶族自治县教育局获得了全国优秀组织奖。清远市新北江小学曾允羿同学的剪纸获得全国二等奖。
3.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扎实。完成7301人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印发了《清远市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实施方案》。启动了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开展了第19届推普周活动。
4.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2016年全市重本上线人数比2015年增幅12.54%,本科上线率为36%,比2015年提高1.1个百分点。
5.清远从净流出地变成了净流入地。随着办学条件的改善,外出务工人员子女回流返乡就读人数大幅增加,2016年秋季,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转出学生数为18485人,转入学生数为18567人;高中阶段流入2304人,实现净流入2386人。
(七)教育民生实事得到全面落实。
1.全面推进落实2016年省市教育民生实事。目前,已开放109个场馆,在周末、节假日等时段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市民提供运动休闲服务,已完成任务。
2.积极开展助学工作。实现全市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全覆盖。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寄宿生伙食补助计划工作管理。2016年,享受此项资助政策共有36135人次,共计资金1084.74万元。市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补助标准从3000元提高到3500元/生/年。在全省地市2015年度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考评中,我市荣获优秀。清远工贸职业技术学校精准资助案例被教育部列为全国优秀案例。
3.启动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方案。在实行已有助学政策的基础上,于2016年下半年增加助学项目,扩大助学工作覆盖面。
4.做好随迁子女就读工作。近3年,我市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人数新增14268人。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适龄儿童的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为100%。我市现有普通高中阶段随迁子女2732人,比2015年增加772人,占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的3.95%,增加学生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区域。我市普通高中学位充足,凡符合中考要求,并达分数的学生100%能够入读。
(八)教育安全保障得到进一步强化。
一是抓好消防安全。制定下发了《2016年清远市教育系统夏季消防检查和专项治理工作方案》。开展消防安全教育社会综合实践活动、暑期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等多项活动。二是抓好溺水防范。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安全督查活动。2016年全市中小学溺水死亡人数7人,较2015年减少2人,下降率为22%。三是抓好交通安全。教育、公安、交通部门联合开展交通安全隐患整治。联合核发19台校车的校车标牌。四是开展针对性安全教育活动。如:部署开展开学初和放寒暑假前的安全教育周、全国第十五个“安全生产月”、防溺水安全宣传教育月等。五是部署启动应急值守工作机制。在节假日、汛期部署启动校园应急值守工作机制,全面实行校园重大安全维稳信息报送工作制度,确保了校园安全稳定。六是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我市制定了《清远市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截至目前,我市暂未发现有校园欺凌事件发生。
2016年全市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为15人,非正常死亡率为万分之0.22,比2015年减少了2人,下降了11.8%。学生非正常死亡率实现了连续6年低于省要求的万分之一,全市教育系统安全形势更加稳定和谐。
(九)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党的建设,优化教育发展环境。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认真制定《关于在市直教育系统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实施方案》,组织召开了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和党风廉政工作会议、市直教育系统“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暨意识形态工作会议。加强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党员教师师德师风示范岗位”创建活动。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着力增强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制定《述廉整改方案》《关于印发清远市教育局党组、清远市教育局领导班子成员党风廉政建设岗位责任的通知》等文件。健全廉政谈话制度,在市直教育系统大力开展日常廉政约谈活动。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3.从严治理教育乱收费。认真受理教育收费问题信访和查处案件,加大责任追究和问责。本年度共受理群众投诉教育乱收费8起,办理省治理乱收费厅际办公室转办案件1起,群众反映的问题均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进一步规范学校收费行为。
4. 加强依法治校工作。通过常规教学工作督导检查,至2016年6月,全市中小学校基本实现“一校一章程”。继续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和法治校园创建活动。清远市第一中学等8所学校被认定省依法治校示范校。
(十)加强宣传,教育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
畅通媒体渠道,大力加强教育信息宣传工作,成效显著。2016年,共刊登1000多条教育信息。市教育局加大了官方微博、微信的宣传力度,微信、微博平台同步发布图文总数635篇、关注人数达11081人。为群众提供了及时高效的信息保障。本年度,我局再次荣获“承办政协第六届清远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提案先进单位”称号。
一直以来,我们统筹兼顾,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新成绩新进步。局机关普法、后勤管理、工青妇、老干等工作,也取得了新进步。
二、存在问题
在回顾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如,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有些工作推进较慢、效果不够明显等等,有待于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工作任务。
三、2017年工作计划
2017年,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市委六届八次全会、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信心,攻坚克难,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印发实施清远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完成清远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印发工作,做好解读,全面实施清远市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工作。
(二)高标准完成“创文”“创卫”工作。以整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为主抓手,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创文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整体水平,全力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年检达95分以上。
(三)大力推进创建教育现代化先进市工作。力争英德市、连州市、佛冈县、连南瑶族自治县、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在2017年基本完成创建“广东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区)”工作,并确保有3个县(市、区)通过省的评估验收。
(四)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协助做好推进教育现代化中有关教育装备和信息化指标落实的相关工作。
(五)协调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一是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二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三是启动我市普通高中优质化、多样化、特色化学校建设试点工作,培育一批特色学校。四是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五是促进民办教育规范特色发展。六是充分发挥市特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六)继续完善和深化中考招生改革,提升管理效益。从2012年至2016年,我市中考、中招相继推出了近10项改革措施,在此基础上,我市中考、中招将学习山东潍坊中考改革经验,继续深化改革,积极主动适应新高考制度改革。
(七)全面完成省市民生实事。实施教育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三年攻坚方案,协调好财政、扶贫、民政、残联等部门,做好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助学工作。
(八)扎实做好五项工作。一是持续深入地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二是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的群众观念,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切实提升机关工作效能。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作风建设。认真搞好“八小时以外”重点监督试点工作。四是加强党建工作。争取成立清远市教育系统党委,加强对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党务工作的检查指导,并建立检查通报制度。五是切实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加强学生安全教育。
(九)大力推进广清对口帮扶和对外交流工作。继续深化广州、清远两市教育合作与交流。继续推进清港基础教育方面的交流与合作。认真落实与澳新两国对接项目,扎实推进中小学和职业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
(十)认真做好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工作总结。
(十一)推进市直学校七大工程建设和各项专项资金的使用落实。
(十二)坚决治理中小学教育乱收费,规范管理市直学校财务预算。将治理中小学教育乱收费工作纳入2017年春季开学专项督查,进一步巩固提高教育收费治理成果。
(十三)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和教师资格考试、注册改革。
(十四)继续推进“强师提质”工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启动“广州名师走进清远”活动,创新师培方式,实施“百千万”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强化片区教研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重视高中教学质量检测工作,完善教学评价监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