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司法局

“司小凤”“法小豸” 萌动凤城!清城法治IP赋能普法新生态

来源:新快报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05-09

  在清城区的街头巷尾、校园企业,一对承载传统文化基因与现代法治精神的“神兽CP”——“司小凤”(宪法普法使者)与 “法小豸”(民法典普法使者)正式亮相。这组法治文化IP通过广东省版权局著作权登记,以“高颜值+深内涵”的独特魅力,成为清城法治宣传的“官方萌主”,推动法律知识从“高冷条文”转化为“生活潮品”,掀起全民学法新热潮。

1.png

  一、国风神兽破圈:传统文化与法治精神的创新融合

  作为清城别称“凤城”的文化符号,“司小凤”以赤红为主色调,身着凤凰纹传统服饰,胸前镶嵌国家宪法日徽章,将凤城传说与宪法权威巧妙结合,传递“尊崇宪法、守护正义”的核心理念;其搭档“法小豸”以“獬豸”这一象征公平的上古神兽为原型,手持民法典书卷,寓意以法治明辨是非、捍卫公正。二者既承载地域文化底蕴,又化身法治精神的青春代言人,通过 “一凤一豸”的文化意象,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具象为可感知、可亲近的文化符号,甫一登场便凭借“萌系”外形与深刻内涵圈粉无数,成为清城法治文化的亮眼标识。

2.png

  二、沉浸式互动普法:让法律从“文本”走向“生活”

  清城区司法局以“神兽寻宝”为主题,在迎春花市、社区广场、校园课堂等场景打造沉浸式普法空间。居民与青少年通过参与“法治大转盘”“IP主题拼图”“法律知识翻牌”等互动游戏,解锁宪法、民法典、反诈、国家安全等知识关卡,在趣味体验中学习法律常识。其中,《杜绝“两卡”犯罪 勿成电诈帮凶》普法手册以“司小凤”“法小豸”为主角,采用“定义解读+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形式,图文并茂地解析电信诈骗风险,被群众亲切称为“防骗神器”。此类活动累计吸引超3000人次参与,实现“老幼同频、家校共学”的普法效果,让法治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

3.png

  三、法治文创出圈:把“法治印记”融入生活日常

  为构建“润物细无声”的普法场景,清城区创新推出“国风法治手账集章”项目。以融合“北鲲”神话、“万里长城”及四大名楼元素的国风手账本为载体,搭配“司小凤”“法小豸”专属印章及“凤城”地域标识、“法治清城”品牌LOGO等特色印章,市民在参与“法律六进”“法治文化”等活动时,可通过完成知识问答、打卡法治阵地、参与互动体验等方式收集印章,以“手账打卡”记录学法历程,形成“集章学法”的收藏热潮。更有市民将法治印章印刻于马拉松铭牌、环保帆布袋、日记本等日常用品,让法治元素融入衣食住行。

4.png

  此外,系列实用法治文创同步“上线”:印有IP形象的雨伞、冰袖、环保袋、钥匙扣等产品,将“美好生活 民法典相伴”“弘扬宪法精神”等标语融入设计,累计发放超5000份,成为街头巷尾的“移动普法站”。有市民笑称:“带着‘司小凤’‘法小豸’出门,妈妈以为我在追星,其实我在追‘法’!”

已编辑图片

  四、从“现象级吸睛”到“深层次入心”:构建全民普法新生态

  自亮相以来,“司小凤”“法小豸”已走进10余所学校、30余个社区(农村、商场),开展普法讲座、法治游园、法治体验活动40余场,覆盖人群超2万人次。其影响力更从线下延伸至线上,市民自发创作IP同人故事、分享集章心得,形成“全民共创”的普法文化圈。清城区司法局表示,未来将持续拓展IP应用场景,开发动漫短片、互动游戏、法治盲盒等多元化产品,推动法治宣传从“阶段性活动”转化为“常态化生活方式”。

  当上古神兽化身普法使者,当法治理念融入城市肌理,清城区正以文化赋能法治建设,用创新激活普法效能。随着“司小凤”“法小豸”的足迹遍及凤城大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的法治风尚正逐步成为清城居民的共同追求,为新时代法治社会建设描绘出一幅鲜活生动的“清城图景”。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