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近日印发《清远市地震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根据《预案》内容,地震灾害现场应急处置,由灾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相应的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根据需要成立抗震救灾现场指挥部,实行现场指挥官制度。各成员单位根据应急响应级别,按照市指挥部的统一部署和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地震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一、36个市级有关单位组成抗震救灾指挥部共御地震灾害
根据预案内容,清远调整了以分管副市长为指挥长的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全市共36个市级有关单位纳入其中,并对每个成员单位的职责进行了明确,包含震情分析预警、灾后救援及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灾后重建等全方面职责,最大程度保障我市群众面对地震灾害时生命财产安全。其中,市应急管理局负责汇总灾情,制定应急救援行动计划,部署专业地震灾害救援队伍赴灾区开展救援,协调有关救援队伍参与救灾行动,协调志愿者队伍协助应急救援行动,协调有关专家指导应急救援工作;核定、报告和发布地震灾情信息;组织制订受灾群众安置与救助方案,会同相关部门调拨帐篷、衣被、食品等生活必需品,指导、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受灾群众的紧急转移和安置工作,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组织开展地震灾害突发事件调查评估工作。
市自然资源局负责组织开展地震引发地质灾害的调查、排查,指导地质灾害监测和预报预警等工作;参与指导、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参与指导灾区及有关部门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协调做好防灾减灾救灾有关用地保障工作;承担地震引发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撑工作。
二、灾后现场处置十大应急措施,全力有序开展地震应急救援
地震灾害发生后,可根据灾情和救援工作实际,按照《预案》规范的集中力量救援、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群众安置和善后、基础设施抢修、灾情研判和气象监测、次生灾害防范、衍生灾害防控、灾区秩序维护、志愿服务管理、物资人力支援等十大应急组织措施,有序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应急管理部门牵头有序组织各类救援力量和装备搜救被压埋人员和失联人员,调集抗震救援工程机械和器材,营救被困人员。现场指挥部统一管理和指挥地震救援行动,合理划分责任区边界,科学部署救援力量,科学实施救援,不惜一切代价挽救每一个群众生命。
事发地县级政府及时开放应急避难场所,转移安置受灾群众,组织筹集和调运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生活保障。根据需要组织生产、调运、安装活动板房和简易房,安置受灾群众;鼓励采取投亲靠友等方式,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安置受灾群众;做好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抚慰遇难者家属;积极创造条件,组织灾区学校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