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南大麦山镇,40 余亩垦造水田稻浪轻涌,承载着丰收的期盼;佛冈废弃小学旧址上崛起的科技小院,正为粉葛产业注入创新活力;清城工业园区内,重点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的“清远速度”……
今年6月25日是第35个全国土地日,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近年来,清远以田长制筑牢耕地保护防线,以全域规划激活土地潜能,以审批改革加速项目落地。这些持续深耕土地资源利用的创新实践,成为清远书写高质量发展“土地答卷”的生动注脚。
织密“田长制”防护网 守牢耕地保护生命线
时值仲夏,连南瑶族自治县大麦山镇白芒村的稻田里,青禾随风翻涌,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去年1月完成垦造的这片40多亩水田,首次种植就喜获丰收!”村党总支书记房成忠望着紧邻同灌河的稻田,话语间满是喜悦。这片由荒地变身的良田,正是清远市深化田长制、推进耕地提质的生动写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自2024年3月全面推行田长制以来,清远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压实耕地保护责任,交出亮眼答卷。全市科学划分3819个耕地网格,覆盖264万亩耕地,5973名田长上岗履职。
制度建设为田长制落地提供坚实支撑。清远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负责、部门协同发力的责任体系,印发田长制实施方案及三项配套制。2024年开展两轮专题培训,实现3300余名基层田长系统操作全覆盖,确保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畅通无阻。
“现在巡田带着手机APP,发现问题拍照上传,执法队很快就能响应!”基层田长展示的智能终端,揭开清远“人防+技防”护田新模式。
清远构建起市、县、镇、村、网格“五级责任体系”,1694名村级田长与3863名网格田长化身“耕地卫士”,借助51路高位铁塔摄像头、2739张“巡田一张图”,实现网格耕地动态监测全覆盖。数据显示,田长通过App累计上报的101个耕地问题,已高效处置95个,处置率达94.06%。根据国土变更调查数据显示,清远实现耕地净流入8204亩,并在全省2023年度耕地保护(含田长制)考核中荣获三等奖。
从完善制度框架到强化智慧监管,从人力巡查到科技赋能,清远正以立体化保护网络,为粤港澳大湾区筑牢粮食安全根基,让每一寸耕地都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孕育丰收的沃土。
激活土地“沉睡资本” 全域土地利用创新实践
在佛冈汤塘镇,一场“存量”变“增量”的土地变革正在上演。竹山村通过盘活停办小学旧址建设科技小院,聚焦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竹山粉葛的种苗培育与病虫害防治,由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牵头打造集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合作基地,实现低效用地再开发与乡村产业培育的有机结合。
清城区东城街道则探索“耕地整治+农文旅融合”路径。这里整合4个村集体8310亩土地开展耕地“万亩方”整治,通过“小田并大田”模式,将原碎片化耕地整治为连片良田。整治后新增耕地1780亩,耕地连片度提升125.77%,亩均增产约100斤,农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更值得关注的是,清城区探索"属地+国企"合作新模式,与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共同打造"和秧合社"乡村农文旅品牌,盘活闲置、低效建设用地14.32亩,改造农房55家,并通过点状供地15.77亩,打造集田园观光、智慧农业、教育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乡村振兴项目,实现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
截至目前,清远市已获批全域土地整治方案5个(清城区、连州市、佛冈县汤塘镇、佛冈县龙山镇、佛冈县水头镇),涉及面积10066公顷,计划总投资约270亿元。目前累计投入14.67亿元,完成子项目21个,涉及农用地整理150公顷、生态保护修复172公顷;另有3个方案待审批、2个重新编制、1个正在编制。从规划引领到产业实践,清远通过全域土地利用创新推动资源高效配置,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强化要素保障 助推重点项目“加速跑”
去年11月,南网智慧能源供应链中心项目在清城区源潭镇动工。该项目是清远“十大行动方案”重点工程,也是广东电网提升应急能力、增强电网可靠性的关键项目。凭借市自然资源局创新推出的优化规划设计方案辅助服务政策,实现土地摘牌当日即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直接进入施工审查,开工效率提升超60%,成为清远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
为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清远市自然资源局探索推进审批改革,通过创新审批模式、强化用地保障等举措,全力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提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审批改革方面,清远大力推动项目“拿地即开工”。市、区两级联动出台工作指引,协同发改、住建等部门建立联席机制,对工业项目审批流程进行全链条优化。通过并联办理、联审联批和预审查,企业在完成土地出让手续后,1个工作日内即可同步申办《不动产权证》等四项核心许可证。目前,我市清城区、高新区、清新区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工作协调机制。2024年,清远市区已有清远国瑞科技输配电设备、农腾智慧科创园等多宗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
同时,清远还推出前期辅导服务,利用土地挂牌公示期对意向企业规划方案进行预审,企业拿地后1个工作日内就能完成规划许可手续,让购地意向企业安心无虞的购地,又保证了取得土地后快速进入施工阶段。辅导服务实施以来,已助力中鑫智慧物流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建设进程。
用地保障方面,清远持续加大对产业项目的支持力度。2025年上半年,全市批准产业项目用地约2294亩,保障了大唐宅品智能家居等省、市重点项目的用地需求。清远还建立招商引资项目要素保障清单,定期更新和通报9个县区和5个园区的产业用地、大型商业用地、仓储用地等土地要素信息,为招商工作提供精准数据支撑。
“我们将鼓励符合条件项目申报国家、省级指标,建立县、市用地联审机制,探索用地审批“再提速”通道,提升组卷报批与审批效率。”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寸土寸金关乎国计,一垄一亩承载民生,节约集约用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和长期坚持的根本方针。市自然资源局将毫不动摇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制度,进一步深入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持续做好用地要素保障,积极主动服务重大项目用地审批,推动土地要素优化配置,提高土地开发利用效率支撑“百千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