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走进清远 > 了解清远 > 历史文化 > 民族民俗

佛冈民间婚姻风俗

时间:2012-10-24 06:57:01 来源:本网 访问量: -
【字体:

民国以来,在婚姻问题上虽然多少渗进了一些民主文明意识,但基本上仍是封建制度的婚姻。就佛冈的习俗而言,它具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早婚。穷家小伙多数由父母养童养媳,非童养媳也是在童年就择了偶。女孩子几岁就“出”了年生。所谓年生,就是写有孩子的出生年月日时的庚帖。出年生就是由女方家长将女孩子年生交给有意的男家,由男方把年生拿去给占卜者卜算,经卜算如果男女双方的年生属相生的就初步成事,如属相克,就退回女方。成事者便进行“座茶”。所谓座茶,就是下订礼,确定双方的婚姻关系。到女子十四五岁时,男方就向女方家“摇风”。所谓摇风,就是提出要娶女子过门正式成婚。有的一摇就成,有的要摇几次才获女家答应,经女家答应后就“过礼”。所谓过礼,就是男方向女方送酒米衣服以及身价银,相当做买卖的付款,并告诉女方结婚日子。结婚年龄,一般在女方16岁。当然,有些殷富人家的女孩是到了十五六或者十七八岁才座茶的,他们往往一座茶就过礼,一过礼就结婚。不管穷富,女子到二十几岁才结婚的极少。除非是读了书,有点民主思想的,除此几乎没有例外。 第二个特点是包办。上面所说的座茶、过礼、甚至迎娶,一切都是父母包办。儿女是无权过问。男女双方从未见过面,更说不上谈过话了。只是到了40年代以后,座茶年龄增大了,有些人取消了这道程序。大订大娶的逐渐增多了。也有了相婚(相亲)活动。相婚是指向女方约定一个时间,一个地点,隐蔽起来,由女方父母支使女儿走过那地方,让男子窥看一二。经男方窥看同意,便立即由女方出年生,相议嫁娶事宜,这是获得一些“文明”了。但对女方,还是没有“文明”的。当然,有些机灵的女孩是会悟出玄妙来的,因此也获得了反窥的机会。然而,即使是反窥了,终有不满意处也没提意见的自由权。包办终归是包办,女子的一切只能唯命是从。 佛冈好,好佛冈
第三是形式繁琐。不管贫富都讲排场,不甘人后。形式繁琐离奇。首先讲摆宴,迎亲日子前一天晚膳开始,亲戚围众就进食,一直到第三天。再讲鼓乐,大户人家用六大吹,甚至用“八音”。所谓六大吹者,是用两人吹笛,一人打鼓、一人打钹,一人打文锣,一人打苏锣的乐队。小户人家用四吹。所谓四吹,是只要六吹的前四人的乐队。结婚日子前一天开始,一连三天,逢宾客上席、散席都吹打一番。结婚仪式的每个程序,例如挎红、迎娶、铺床、敲亲、拜堂等,都必须吹打一番。因此,不少穷人娶一个媳妇就得背一世债了。
  结婚的仪式既繁琐又诸多忌讳。第一天晚上是铺床。铺床工作必须聘请两位夫妻齐全、多儿多女且全无夭折的男人去做。第二天早上是新郎挎红,所谓挎红,是新郎拜祖先,说明他长大成人了。拜过祖先后,便在新郎双肩上挎两条大红布,这叫挎红,挎红后,由两个童男分坐左右伴着新郎饮酒吃红鸡蛋。接着迎娶队伍就出发了。所谓迎娶队,是没有新郎参加的,它是由媒婆领路,接着是两个担酒礼的,担酒礼的后面是扛彩旗的,然后是一乘4人抬的花轿,花轿后面是打铜鼓的,最后是吹打手。逢过村穿寨都必须奏乐。此行十几人,一路上吹吹打打,倒也有点儿浩浩荡荡之势。但无非是为抬高夫权罢了,意在告诉众人:今某某娶某某为妻;别人不得干预,也就是给妻子上了把无形的锁,永远也飞不出牢笼了。新娘抬回来便拉轿,所谓拉轿,是男家请两位“好命”的妇女把新娘扶到新房去。新娘到了新房,先在床前低头站着,等待新郎来“敲亲”。
    新郎“敲亲”前,还有一道程序,是让一群小孩争先恐后地踊入新房,蜂涌上花床去,争着摸吃的,并且跳呀闹呀,嘴里嚷着“榄仔”、“枣仔”、“花生”。原来,由铺床者预先在床四周散布一些榄,枣、花生、糖果之类的食物,取其谐音之意,让小孩摸着多嚷几声“揽仔”,“早仔”,“花生”。这叫闹花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附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