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景区内摘火龙果
2015年,佛冈田野绿世界景区将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并利用微信进行网络营销,园区里产的火龙果供不应求。既吸引了游客前来游玩,又促进了火龙果的销售。这种农业+互联网+旅游的营销方式,受到业内人士关注。景区策划人员表示,这种模式对于清远正在大力发展的乡村旅游,很有借鉴意义。
微信实时监控果树产量
位于佛冈的田野绿世界以台湾休闲度假农场为特色,景区内种植了大面积的台湾果树。七月正是火龙果成熟的季节,与其他地方火龙果出现滞销情况不同的是,景区利用创新的营销手段,让景区里的火龙果成为了快销品。
“最关键的是营销手法的创新,外面的火龙果完全依靠批发市场与终端市场,而田野的火龙果则依托旅游市场。一般的农场自己采摘水果拿到市场上卖,或摘好等批发商上门收购,价格话语权完全由市场与批发商话事。田野的火龙果则让游客上门来采摘,价格由园区话事。不但将价格稳定在20元一公斤,而且避开了残酷的终端市场竞争。”田野绿世界营销总监韦勇才谈到,田野绿世界的水果走的是旅游+农业的营销模式,水果从农产品变身为旅游产品,游客来到景区游玩的同时,还可以体验摘果之乐、品果之乐,既增加了旅游的互动性、体验性、参与性、科普性,又可以节约水果运输、仓储、销售方面的成本。
果树刚挂果便定价承包
应游客的要求,2015年园区推出承包果树的方案,在水果刚刚挂果的时候,园区根据挂果量将每株果树的价格定出来,让游客认养承包。平时由景区工作人员负责果树护理,保证果树安全健康成长,并定时将果树的生长、果实成熟的情况发到微信公众号上,承包了果树的游客通过微信就可以了解到果实什么时候成熟,数量有多少,什么时候来采摘。购买了果树的游客一年之中可以免费入园5次来采摘水果。这个方式一推出就受到了游客的欢迎,以火龙果为例,现在有300多株火龙果已经给游客承包了。游客可以一家人来自摘、自吃、自卖,还可以叫上亲朋好友一起来品尝自己家里的果树结的果实。
■互联网思维创造农业线下体验
对于田野绿世界采取的互联网营销方式,景美旅游策划营销机构负责人曾令华表示,这对于清远目前许多农村计划要发展的乡村旅游有借鉴意义。
曾令华认为,田野绿世界的火龙果热销就是互联网+旅游+农业形成的杠杆效应,很好地运用了互联网思维中的品质、口碑、参与、体验。通过体验旅游与传统农业的融合,再利用互联网思维营销,创造农业经济的线下体验,让火龙果飞了起来。一方面,确保了火红果的渠道与销售价格、附加值,而且是预订销售,又增强了游客参与、体验、互动,降低了销售成本。
随着清远农村综合改革工作的推进,不少农综改典型示范村都有发展乡村旅游的打算,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包括连州熊屋村、阳山元江村、清城计山村在内的多个村都开始利用村里种植的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
这种将农业与旅游、互联网结合起来营销的方式国外早就开始普及。如法国农村的葡萄园和酿酒,游客不仅可以参观和参与酿造葡萄酒的全过程,而且还可以在作坊里品尝,并可以将自己酿好的酒带走,向亲朋好友炫耀,其乐趣当然与在商场购买酒不一样。而美国的庄园主在苹果、梨子、葡萄、西瓜之类的瓜果快熟的时候,招揽游客去农场摘水果度假。